您好!欢迎访问环球伴游网官方网站

XML地图| TXT地图 | 结伴游记 | 城市切换 登录 注册 退出
伴游网
提供“7×24小时”AI+人工免费咨询服务

有需「必应」!

会员动态Member News

联系我们 / CONTACT US

伴游网

联系人:环球球球
QQ:180199473
微信:180199473
邮编:628040
地址:广元市雪峰教育园区创业孵化楼

旅行预报

青岛历史城区“上新”!这些项目即将与市民游客见面→

更新时间:2025-04-12 浏览量:
分享到:

纵观国内,各色历史街区不在少数,并因各自独特鲜明的标签而广为人知。

宽窄巷子以“历史+时尚”结合的模式吸引客流,成为成都城市地标;磁器口古镇融合瓷器手工艺与特色小吃,成为重庆“活着的古镇”代表;上海田子坊吸引艺术家入驻并衍生出小众画廊、手作工坊,一批文化创意与时尚消费类品牌由这里走出上海、走向全国。

“‘商旅文融合’是街区发展的核心路径,要注重以在地文化为内核,构建‘可逛、可玩、可记忆’的消费生态圈,避免业态同质化。”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主任韩健徽认为,主题街区打造要结合地域文化,如活化历史建筑、挖掘历史文化、展示传统技艺等,使其成为城市文化传播的窗口。

青岛历史城区“上新”!这些项目即将与市民游客见面→

青岛历史城区多样场景,为游客提供独特旅行体验。

在青岛,初建于1905年的黄岛路全长400余米,曾是远近驰名的马路市场。俯瞰这条百年老街,十几座里院建筑分布两侧,场景资源十分丰富。“目前,我们正加快推进业态招商谈判及协议签约,确认各里院具体落户项目,并按照院落功能、业态定位,细化设计方案。”市南区历史城区保护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市南区正联合国内专业商业运营团队加快完善街区功能定位,计划重点引进里院沉浸剧场、演艺综合体、明星品牌集合店、文学主题酒店等融合青岛本土文化和影视元素的体验类业态,将这里打造成影视元素集聚的主题街区——“青岛十二里”影视文化街区。

在青岛历史城区,关于在地文化的挖掘从未停止。提起波螺油子,老青岛人或许都不陌生。去年,波螺油子游园节在无棣路历史街区举行,修复后的波螺油子地貌一并亮相,成为青岛历史街区又一文化IP。为了强化这一文化符号,街区在更新时更强调在地性、社区性,注重延续街区烟火气息,除引进网红餐饮、时尚零售外,还加力布局民宿、青年公寓等业态,打造闲适生活文化体验街区,预计今年夏季开街,位于该街区核心地段的“波螺油子·十二阶”主题街区届时将一并亮相。

为迎合年轻群体对场景化消费的需求,青岛历史街区正通过差异化定位、精致化营造,打造兼具购物、休闲、社交的综合性体验“第三空间”。

今年,市南区将对主题街区进行优化升级,促进劈柴院美食街区、银鱼巷年轻力街区、太兴里北区潮玩街区等品质提升,实施河北路、天津路、山西路等精品酒店集群载体改造,进一步丰富消费场景、集聚街区人气。

在全面做好中山路核心区运营提升的市南区还将高标准推进苏州路、大学路、八大关等拓展区域保护更新,构建“1+3”组团式发展模式,加快打造彰显历史城区特质和城市精神的特色商业街区矩阵。

着眼街区更新,市北区则深挖街区文化,结合实际列出“一街一策”的业态导入路径——上海路-武定路街区定位多元文化消费体验街区,依托特色别墅群、里院住宅等,规划精品民宿、创意零售、餐饮美食等业态,预计今年签约率70%;馆陶路街区定位老城沉浸式市井文化休闲街区,保留百年“青岛华尔街”建筑风貌,规划餐饮美食、创意零售、娱乐体验等业态,预计今年签约率80%以上。

活动创新,节庆演艺常态“开演”

对于历史城区来说,节庆演艺活动不仅是提升客流吸引力、推动业态升级的关键动力,更能通过文化赋能,增强城市认同感、塑造独特形象,并提升整体竞争力。

40余家国内顶尖喜剧演出团体、近百位国内一线影视综艺明星走进里院公益演出;10天吸引247万人次到老街区看喜剧、观街景、尝美食、品文化,单日最高客流量超34万人次……去年,首届青岛里院喜剧节成为历史城区“现象级”活动,“到里院看喜剧”成为青岛新的文化名片。

区别于传统喜剧多在大舞台上表演,里院喜剧节基于青岛独特的建筑空间、文化背景、明星资源等,将喜剧融入生活化场景,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。目前,新一届里院喜剧节正在筹划当中,将继续依托里院空间,邀请国内顶级的喜剧团队和明星参与,挖掘里院历史中的邻里文化、市井故事,转化为喜剧创作素材,通过脱口秀、即兴喜剧、互动游戏等轻量化、高参与度的形式,给游客带来一场喜剧盛宴。

青岛历史城区“上新”!这些项目即将与市民游客见面→

清明节假期,青岛历史城区吸引众多市民游客打卡。

与上一届不同的是,今年喜剧节将尝试市场化运作模式,推动喜剧节从单纯做活动向打造全域文旅生态转型。街区将设置喜剧装置艺术、快闪剧场,联动周边咖啡馆、民宿推出“喜剧套餐”,开发“喜剧+市集”“喜剧+夜游”等复合业态,延长游客停留时间,让游客在赏剧的同时将更多的消费留在街区。加快“里院喜剧节”IP化运营与衍生开发,推出专属IP形象及文创产品,将里院喜剧节固化为城市文化新名片,推动市南区从“景区旅游目的地”向“文化旅游目的地”转型,助力老城复兴与文旅产业升级。

“今年以来,大鲍岛已组织举办各类文旅活动400余场次,客流量超350万人次。依托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民俗文化活动,已形成多元化消费场景,推动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。”环海湾集团扬海传媒公司相关负责人张洋介绍,目前,大鲍岛活动已排布到6月份,其中,鲍岛食里美食节是一大亮点,活动将通过整合传统老字号与创新餐饮,激活街区商业活力,带动周边经济增长。

活动是历史城区引流的重要方式,但活动策划只有紧跟消费者需求,才能释放更大吸引力。张洋认为,历经几年的摸索,历史城区应从“广撒网”转向分层运营,针对不同群体设计差异化活动;强化“在地文化+潮流”融合,用沉浸式剧本杀、数字光影技术等现代方式诠释老城文化;强化打造季度性主题IP意识,推动由“单点活动”向“长线IP培育”转变,促进街区吸引力持续提升。

青岛历史城区“上新”!这些项目即将与市民游客见面→

“小岛日记”店内琳琅满目的图章为集章爱好者提供丰富选择。

今年市北区将在开展常态化活动的基础上,加码活动创新力度。如,通过场景创新、角色代入等形式升级街区沉浸式体验业态,策划历史场景还原互动游戏、“穿越老城”角色扮演活动等,吸引游客领取任务卡解锁街区故事;设计“15秒挑战赛”等轻量化内容,降低用户参与门槛,实现社交媒体裂变传播;与老字号等品牌合作推出限定产品,打造品牌联名快闪;鼓励街区商家发起“店主故事计划”,通过商户共创内容,实现商业与文化的深度联动。

市南区将继续开展常态节庆演艺,引入优质演艺资源,做好“逛春天”“啤酒节”“赏秋天”“逛街里节”系列节庆活动策划,常态化开展“街头微演艺”等各类演艺活动,提升文化演艺品质,丰富文旅产品供给,培育消费新热点。(青岛日报/观海新闻记者 曹森 余瑞新)

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?

加载中~
网友评论
加载中~
在线客服
服务热线
微信咨询
返回顶部
×
客服列表
QQ号已复制,请打开QQ添加咨询详情!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
AI智能客服 ×
伴游AI伴游AI